最近在準備PMP考試,培訓時老師講到第七章項目成本管理,很多同學(包括我)都覺得這章比前幾章的難很多,主要涉及到很多需要記憶的計算公式。去項目管理論壇查了下三點估算的題目:
三點估算是PMP考試中的必考題目,每次約2-4道題目。現在就三點估算和PERT技術做詳細講解。
通過考慮估算中的不確定性和風險,可以提高活動持續時間估算的準確性。這個概念起源于計劃評審技術(Project Evaluation and ReviewTechnique,PERT)。PERT經常使用3種估算值來界定活動持續時間的近似區間,其關系如下:
最可能時間(tM):基于最可能獲得的資源、最可能取得的資源生產率、對資源可用時間的現實預計、資源對其他參與者的可能依賴以及可能發生的各種干擾等,所得到的活動持續時間。
最樂觀時間(tO):基于活動的最好情況,所得到的活動持續時間。
最悲觀時間(tP):基于活動的最差情況,所得到的活動持續時間。
使用第一個公式來計算期望持續時間(tE)。
使用第二個公式計算標準差(σ)。
根據數學上對隨機事件概率的研究,一個隨機序列遵從正態分布,其平均值(也稱期望)和標準差(也稱均方差),根據隨機序列的概率分布,可知
在此只需要記住N~σ的區間為68.26%,N~2σ的區間為95.46%,N~3σ的區間為99.73%這幾個值(做題時會用到),完全不用管公式怎么推導的。
下面分享一道三點估算實例:
A項目持續時間悲觀估計為36天,最大可能估計為21天,樂觀估計為6天。請問:A項目在16到26天之間完成的概率有多大?A項目在16到31天之間完成的概率有多大?
?
【參考解析】
1.?根據三點估算,A項目的持續時間平均值tE為21天,標準差σ為5天。
2. 16到26天剛好是tE±σ的區間。根據隨機序列的正態分布,如圖6-8。所以A項目在16到26天之間完成的概率為68.26%。
3. 16到31天剛好是tE-σ到tE+2σ的區間。所以A項目在16到31天之間完成的概率為68.26%+(95.46%-68.26%+)/2=81.86%
———————————————
歡迎關注紫色小精靈的微信公眾號,這個公眾號主要為大家介紹最近讀到的書籍,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些學習經驗
長按圖片關注 紫色小精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