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侯宗崗 顧一帆 姚玉麗 唐勝男
本報訊 功在技術,利在市場。汽車產業具有百年歷史,每天都需要先進的技術和管理來支撐它的發展。當前,國際市場競爭愈加激烈,核心依然是技術領域的競爭。
沒有好的部件,就沒有好的整車。萬安科技作為中國汽車零部件優秀供應商之一,在為自主品牌配套的同時,要積極參與國際競爭,爭取為合資外資品牌配套。而要獲得國際客戶高度認可,背后便是技術實力的深層次較量。
依托國家級研發平臺,萬安科技技術中心以董事局陳利祥主席提出的“基礎管理、四個升級、萬安文化”為指導思想,積極引進領先的技術人才,培育壯大公司科研團隊,加強校企項目合作,開展技術創新引進及改造,為最終實現萬安制造邁向萬安創造做積極貢獻。
聚焦發展戰略,提升正向研發能力
隨著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和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電子控制技術開始被應用于汽車各個方面。其不僅能提高汽車動力性、經濟性和安全性,還在控制精度、范圍、智能化等方面有較大突破。行業快速發展,促使汽車電控產品向集成架構概念發展。
未來幾年,公司將以“機械產品電控化、底盤部件模塊化、軌道車輛拓展化、支撐市場高端化”為根本目標,全面提升汽車零部件機械電控化及新能源汽車零部件開發水平。同時,以新產品研發為契機,強化對CAE設計分析軟件的應用及實施,轉變研發方式,提升正向研發能力。
作為提升研發實力、提高研發質量、降低研發成本的重要手段,CAE設計分析已被市場廣泛認可。萬安科技以實現正向研發為目標,不斷加大科研投入,相繼引進了ANSA有限元前處理,ABAQUS剛度、強度結構非線性分析,Fatigue疲勞分析和AMESim系統仿真分析等四款仿真設計分析軟件。
在產品設計階段,ANSA和ABAQUS的聯合應用,并通過對三維數模的建模分析,為后續樣件開模制作提供了最優方案。應用Fatigue疲勞分析軟件,則能夠初步確定產品可靠性的薄弱環節,并通過設計改進,提升研發質量縮短研發周期。而通過AMESim系統仿真分析軟件的優化分析,能夠制定產品及系統最優的匹配方案,大大提升設計成功率和實用性。同時,配合CAE設計分析的應用及實施,技術中心將逐步加大分析人才的引進和培養力度,相繼吸納了部分碩士及技術骨干人才,初步形成可支撐公司正向研發的專業技術團隊。
在新產品新技術研發過程中,項目管理是控制研發進度的關鍵點。為更好配合項目開展,公司還引進了PDM技術協同管理平臺和ERP企業資源計劃系統。通過信息化和工業化的深度融合,為公司項目開展進行實時監控管理,從而提升研發效率縮短開發周期。
引進檢測設備,提高產品試驗水平
汽車制動系統研發技術平臺作為募投項目之一,借力資本市場,重點加大了對技術檢測設備的投入,以支撐技術團隊開展研發及提升產品質量一致性工作。
三年時間,萬安科技投資2000多萬用于購買試驗設備。先后引入汽車NVH慣量試驗臺、MTS電液伺服疲勞試驗系統等可靠性試驗設備,與CAE設計分析軟件共同使用,在正向設計研發階段,進行產品試驗驗證,為產品設計優化提供驗證數據支持。在產品量產階段,進行批產產品抽樣檢驗,確保產品質量。
引入汽車閥類常溫耐久性試驗臺、組合踏板常溫耐久性試驗臺、汽車彈簧制動氣室常溫耐久性試驗臺、三綜合高低溫電動振動試驗系統等,用于新研發產品的使用壽命驗證分析和批產產品的可靠性試驗。
引入三坐標、X射線探傷機、微機控制電子萬能試驗機、關節臂三坐標、ARL光譜分析儀等基礎試驗設備,用于設計測繪、產品材料檢測、原材料基礎性能檢測等工作,保證產品質量可靠性和穩定性。
引入汽車電子設計及車載測試系統,主要用于汽車底盤電控系統產品研發和道路匹配試驗及黑河冬季道路試驗使用。多種功能技術檢測設備的引進,促進了技術檢測水平的升級,為技術檢測結果準確性有效性提供了基礎性保障。
同時,配合硬件設施的升級,技術檢測中心對試驗場地改造?,F已具備汽車底盤制動、轉向、懸架、電子控制等一體化控制系統及其關鍵零部件的檢測和試驗能力。通過研發硬件建設和優秀人才的持續引進,發展成為國內汽車底盤制動系統實驗條件最為齊全的實驗基地。
努力培養非標設備和自制能力
非標設備項目組前期主要為公司內部服務,制作ABS及各種閥類測試臺、裝配線等非標設備。為公司產品研發質量和批產質量的可靠性提供了有力保障,為產品性能參數的可控性、質量數據的可追溯性提供了第一手技術資料。
非標設備項目組歸屬技術中心,為優化組織結構,進一步利用有限資源,成立了產品工程部。在后續工作中,產品工程部在承接公司內部非標檢測設備制作外,將逐步拓展對外業務,爭取通過一段時間建設,將非標設備制作發展為公司新的經濟增長點。
基于此,技術中心一方面逐步引進及培養多名設備總體設計師、電控工程師、機械工程師、安裝調試技術員等設備制作相關領域的技術人才,提升非標設備制作的核心技術研發、設計能力。另一方面,通過為產品工程部配備檢測設備、專用工具、關鍵軟件等重要工具,提升軟硬件設施配置,加快技術研發進程。同時,技術中心還將利用現有資源,通過產學研合作,共同開發和委托培養等方式提升非標設備研發能力。
陳利祥主席對技術升級提要求
事件背景:日前,技術中心組織召開了萬安汽車零部件板塊技術系統安全保密工作會議。集團董事局主席陳利祥及萬安科技經營班子成員出席,店口、北京、安徽等技術系統人員參加。
持續推進四個升級,關鍵還是要依靠技術升級。技術升級是產品升級和質量升級得以實現的重要保障,最終才能體現在市場升級。董事局主席陳利祥就技術系統基礎管理、技術創新能力建設、技術安全和人才培養等方面提要求。
第一:技術系統要時刻保持正確的技術創新方向,清楚認識到現在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時刻明確與競爭對手之間的差距。要結合四個升級的實施,在全面落實基礎管理、技術管理不斷完善的情況下,將技術升級落到實處,切實拿出具備高技術含量的產品和技術。
第二:基礎管理是安全的前提,安全和準時、正確、高效、成本息息相關,是更為需要重視的工作。尤其在資訊如此發達的情況下,創新成果的安全、信息安全、資本安全、知識產權安全、技術安全需要我們認真對待,要求技術系統人員從意識上認識安全問題,樹立安全保密的責任意識,有針對性的落實技術保密工作。
第三:技術創新成果質量同樣重要,一方面關系到產業化投入的問題,另一方面對市場機會的把握有著重要作用。因此技術人員在進行技術研發、產品設計、工藝安排的時候,要端正態度,確保設計圖紙工藝文件正確可行。最后,陳利祥還就人才培養問題對技術系統人員做指示,明確指出人品是最高學歷,能力固然重要,但人品更為重要。每個員工都要具備忠誠、敬業、負責的工作態度,都要加強專業能力培養,不斷學習進步,將自己培養成優秀人才。
萬安科技加強知識產權保護
本報訊“為避免發生知識產權糾紛,通常要求公司產品都必須擁有相關知識產權。同時,我們也密切關注市場上同類產品有沒有侵犯我們專利的情況?!奔夹g中心姚玉麗表示。
近年來,萬安科技自主創新意識進一步加強,知識產權開發力度得到明顯提升(體現在專利質量和數量上),增強了專利價值和產品市場競爭力。截止目前,公司擁有有效專利216項,其中發明專利23項;受理專利15項,其中發明專利10項。
據了解,萬安科技作為首批國家級知識產權示范企業,根據國家對企事業知識產權管理要求,公司結合實際經營情況,一方面不斷完善先進的專利管理機制,建立科學合理切實可行的管理機構及管理辦法。另一方面積極轉變專利保護思想,改變原先注重國內知識產權保護,而忽視國外知識產權保護的現狀,實施從國內知識產權向國際區域知識產權發展的戰略。
技術中心侯宗崗認為,萬安科技將通過知識產權的創新和保護,構筑汽車制動行業知識產權的建設高地,成為國內制動行業知識產權領先的科技型企業。在信息收集整理的基礎上,優化知識產權建設體系,實現與國際知識產權保護接軌,推動萬安知識產權建設,提升公司國內外市場中的綜合競爭實力。
(專題評論)論“產品可靠性”
本報評論員 顧一帆
在多數人印象中,外資或合資品牌汽車可靠性要比國內品牌汽車高。這個看法有一定根據。雖然國內品牌汽車進步速度很快,,國內品牌汽車的質量水平已經和5年前的合資品牌相當,從新車售后故障率統計數據及排名看,也證明了這一點。但畢竟國內品牌在“產品可靠性”方面的差距還是客觀存在,我們要正視這個問題,并且努力趕上去。
汽車整車可靠性和汽車零部件可靠性是密不可分的。只有零部件可靠性大幅提高,整車可靠性才有保證。作為零部件企業,產品可靠性好也將成為企業一個強有力的競爭優勢。
產品可靠性問題除了生產過程中的質量管理保證外,很重要一點就是要在新產品開發過程中,把各種可能影響到產品可靠性的因素都找出來,并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來消除可能會影響產品可靠性的因素。
確定產品可靠性,很重要的一個方法就是進行產品可靠性壽命試驗。在這方面,部分技術人員存在認識上的誤區。比如說,產品標準要求無故障可靠性壽命是50萬次,他們往往在試驗做到50萬次時,就認為大功告成。其實這是不夠的。標準只是一個最低要求,何況這一個試驗樣品達到要求,并不能代表所有產品都達到這個水平,這只能說是基本合格。生產過程中,任何一個環節,任何一個零部件發生波動,都可能使產品可靠性下降,達不到標準要求。
我們不可能用大量產品來進行可靠性壽命試驗,這方面要花費大量時間和費用,需要大量試驗設備和試驗人員,從成本上說不合算。而且產品是為了供給用戶使用,并不單純老是為了做試驗,所以采用大量產品來進行試驗以驗證可靠性問題是不現實的。但我們又需要使試驗樣本具有足夠代表性,能夠說明我們產品的可靠性,怎么辦?
根據不同產品對象,不同樣本數量,運用概率論方法進行計算,算出試驗應該達到的可靠性壽命數,再來進行試驗。這種情況下,樣本可靠性壽命要求會大大提高,多數情況下,有可能達到標準值的1.63倍。這樣原來50萬次的可靠性壽命要求,就可能會變成80萬次。這種數量的增加,其產生難度會是一種幾何級數的爆發式增加。我們日常都有體會,爬山開始幾百米,甚至上千米都能輕松對付,但到后來,只是再往上爬幾米的高度,可能都難以做到,這時所有你身體體能不足的方方面面的問題都會暴露出來,使你爬不上去。同樣,當我們產品試驗時可靠性壽命要求增加后,所有設計方面的,制造工藝方面的,原材料選擇方面的,工裝夾具方面的,防錯裝置方面的等等,方方面面可能影響產品可靠性壽命的問題就一下子都反映出來了。而且解決起來的難度會很大,對各方面的管理要求,包括整個供應鏈的要求都會很高,甚至需要整個企業進行一場脫胎換骨的改變。
對于可靠性壽命試驗可以用一個通俗形象的辦法來理解:如果孩子考試總是只得60分,那么你一定清楚他考試雖然及格,但稍有差錯就可能不及格。但如果孩子考試97分,很明顯他基礎扎實,對知識掌握全面,要他考試不及格,這種可能性很小。因此,這同樣可以理解為可靠性非常好。
人往往都有畏難情緒,許多時候開發人員并不愿意采用上述試驗做法,相反還很可能會采取降低試驗標準要求的做法,卻不料就此埋下了影響可靠性壽命的隱患。影響了產品聲譽和競爭力。
有人講過一句話:“100度的水叫開水,而99度卻只能叫熱水”。1度之差,決定了性質的不同。中國要想成為一個真正的汽車強國,我們必須解決這最后一度的問題,否則就永遠只能跟在別人后面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