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同學】點擊標題下面藍色字“鋼琴課堂”關注?!?/span>
【老同學】點擊右上角,轉發或分享本頁面內容。
第一首 音階練習
音階是鋼琴演奏技術中最基本的方法之一 首先要注意的是 每一個音都不能有粗糙的感覺 必須使每一個音都有明確的動作 確實彈到鍵盤的根底 其次要注意的是 拇指與三四指的轉指時 不僅動作要俐落 音量和音質要均勻 而且要避免手臂或手腕上下或左右過大的運動 再次 就是三四五指的動作連貫了 要使音階的音色 速度 均勻 弱指的發音質量就成了關鍵
1 第九到十一小節 7組相同的16分音符 要準確果斷 強音要在拍點上
2 第十五到十八小節 右手正確穩固的指法是這一樂段能否把作品推向高潮的關鍵
第二首 左手音階練習
左手音階練習要求雖然與右手相同 但大多數學生在彈奏上比右手困難 因此 可以先單獨練習左手的音階部分 使之均勻有力
1 第十小節右手第二拍的雙音換指 先用5指把3指替換出來 再用3指去換1指 整個過程 敏捷平穩
2 第十三 十四小節 在快速彈奏時 雙手整齊是十分重要的
第三首 短琶音練習
要取得快速 準確無誤的演奏效果 只靠這首練習曲的訓練是不可能的 這首練習曲只對學生短琶音技術的一種體驗 手腕要經常保持彈性 隨著音律的上行和下行 手腕要以輕微的回旋帶動手指 但絕不能代替手指本身的彈奏
1 第9—14小節 左右手交替短琶音應認識到分別是C大調的Ⅰ—Ⅴ Ⅵ— Ⅲ Ⅳ—Ⅰ等各級和鉉的分解短琶音 對短琶音各級和鉉位置的反應敏感程度 在一定意義上 決定了學生的彈奏速度和質量
2 第15 16小節右手弱起的短琶音 尤其要注意擊鍵的平均
第四首 回音練習
回音是圍著一個中心音做上下領音間的回繞 由于基本音要重復多次 因此 這個音能否彈完后立刻放清楚 就成了音質干凈的關鍵 手指動作不要過大 手掌要保持圓形 指尖需保持明確的觸感
1 此曲分三段 1—8 9—14 15—26 可有目的的分段練習
2 注意左手指法的合理排列 其依據為左手的和聲進行
3 把握第三段每一拍與下一拍第一音的進行 主意22小節
第五首 雙手音階練習
1 第7—10小節右手四 五指顫音練習很有價值 在1指到4指進行時 應是4指充分的伸張 準確的彈奏 并很快的使手腕的重心移到小指上去 在第三拍上稍加重音
2 第28—34小節 右手音階的轉指都用四指
3 第35—38小節右手在彈奏時 要注意二聲部的進行
4 第39—42小節 雙手音階彈奏時要整齊更要準確 左手在單獨練熟時 注意每組音階的起音間的進行 然后就可以集中注意力于右手
5 第46小節的和鉉要飽滿有力 肩部要充分放松 為最后的尾聲做好心理上的準備
第六首 同一音型的五指練習 右手
這首練習曲可分為四段 8小節一段 如果給每一段的技術打分第一 二段各為一分 第三段為三分 第四段五分 因此練習時 不要均等使用時間
1 正確而又整齊的重復同一音型
2 為保持音質均勻 應注意手腕的柔軟 通過手腕自如的左右調節 使手臂的力能 集中到每一個手指上去 第28小節對手腕的這一技術要求更為突出
3 第29—32小節 右手拍點音 形成的旋律線 可以加上明顯的重音 并延長它們的時值加以強調
第七首 同一音型的五指練習 左手
用左手進行同一音形的重復彈奏 既要求音質勻稱 又要控制好作為伴奏層次的音量 其難度可想而知 作為旋律音的右手要充分的歌唱 手腕 手臂放松 力量到底 在彈奏八度音時 小指要清晰的表達好旋律線的進行
1 可用變節奏的方法 訓練左手弱指的獨立性
2 保持音的時值必須表達準確
第八首 音階 琶音的綜合練習
這是一首檢驗學生多種技術的綜合性練習曲 有五度以內固定位置的手指快速彈奏技術 有琶音技術 有半音階技術 有用同一種指型快速移位的技術 等 其中任何一種技術不過硬 都可能導致整首作品的失敗 因此 有的放矢的按技術分類分段練習是完全必要的
1 第17—22小節的琶音是容易出錯的難點
2 29小節右手的重音很容易落在第五指上 彈奏時 注意每個拍點的節奏感 左手的屬七和鉉應幫助右手找到正確的強音位置
3 39—42小節 三度交替的遞降或遞升 用這樣的指法頗為方便 1423 下降 1324 上升
4 51—54小節右手分解和鉉上的強音 應在拍點上(四指) 而不是五指上
第九首 左右手音階練習
這是五度及八度內的音階練習 平均仍是主要的技術課題
1 左右手各種時值的伴奏聲部 要表達準確 輕巧的八分音符 穩定的四分音符 飽滿的二分音符以及保持音都應努力達到完美
2 應對這首曲子的強弱起伏達到要求 特別是38 39小節的強烈對比 是重要力度的布局 練習曲的結束樂句 漸弱 最后一個和鉉果斷有力 響亮飽滿
第十首 左手分解和鉉的練習
阿爾貝蒂低音(Alberti Bass)的伴奏音型 在這首曲子中得以充分的鍛煉 在練習這種古典鋼琴作品 早期浪漫作品中頻頻使用的伴奏音型時應理解每組分解和鉉的原型 同時 必須除去手臂和手腕的力 主要用指尖的力量來完成 對于分解和鉉中兼有的低音旋律進行的任務 可以適當的加以顯示 但這不意味著留指
1 右手第三小節的三十二分音符要注意時值準確
2 第29小節左手下行的短琶音 絕沒有絲毫減弱的意圖 練習曲是在堅決的強音中結束的
第十一首 交替三度音形練習
在固定的指法與音型中 速度與勻稱始終是不容易統一起來的兩個技術難點
1 第5—8小節會有困難之感 因為弱指的缺陷得到了暴露 同時又要注意左手和鉉的準確性 并要完成樂曲的漸強 因此 是否理解左手各和鉉之間的聯系 并經過單手練習 達到熟練的程度 就成了彈好這一樂句的關鍵
2 第18小節 除了突出織體的旋律音 還應在每組音型的拍點上稍加重音 使之節奏組合更為準確
第十二首 雙手同音的琶音練習
這是一首左右手完全相同的分解和鉉與琶音的練習 對作品和聲結構的掌握以及嚴格的按照譜上的指法要求彈奏 是成功練習的保證 琶音在轉指時 手臂的動作尤其不可大 腕要放松 不能隨意斷奏
1 轉調
2 13—16小節是開放型的減七和鉉轉位 手腕不可僵硬 應隨著琶音位置的變化做自如回轉運動
3 17—20小節的一連串短琶音 應注意將重音放在每一拍的拍點上 不可使右手小指或左手大指突出
4 23小節起的長琶音一氣呵成 可在最初的第一拍加以重音 但注意最后的和鉉不要托拍
第十三首 左右手連接及右手分解的八度練習
1 左右手的三十二分音符要以同樣的時值連接 右手拇指應表現出主動 不依賴于手腕的搖晃
2 左手的拍點音 可微微加以重音 強化節奏 動作要小而又控制
3 注意49—57小節高潮區左手旋律的連貫 和57小節力度的突變
第十四首 回音技術的練習
在海頓 莫扎特 貝多芬的古典音樂大師的作品中 回音奏法的裝飾音是經常出現的 同時 回音技術往往也包含最基本的換指技術 要求手指輕巧 回音清晰
1 除了4—8小節 15—16小節的經過句 其余各小節在保持回音流暢的同時 都要注意拍點上旋律音的準確 并在旋律高音加以重音
2 13—16小節左手的四分音符低音要保持足夠的時值
第十五首 長短半音階練習
半音階的彈奏方法類似于回音與顫音的手指運動方法 手指彈奏幅度小 只需手指輕巧的彈奏就行了
1 各種情況的1 4指或4 1指的同度音換指動作 都是在不改變拍頭音重音的前提下進行的
2 27 28 31 32小節是最不容易彈奏的地方 原因是4 5指的拖沓 要做到勻稱清晰
第十六首 三度與六度的分解練習
這是一首技術難度較大的練習曲 練習時如果不注重指法 連彈奏的完整性都將受到影響
1 14 16小節中注意拍頭音的重音
2 18—21小節左手做同音換指時 注意不讓琴鍵浮起 附點二分音符的時值要彈足
3 29—32小節既有一個漸弱到漸強力度變化 要理解旋律主線的所在
第十七首 拇指與小指的保持
為了使保持音既能達到練習要求 又不妨礙其他手指的快速彈奏 可以用以下幾種方法練習
1 每一組十六分音符重復彈奏一次
2 用變節奏方法練習
3 9—12小節作保持拇指練習時要注意 2指不能在琴鍵上停留太久 以致造成失誤
第十八首 左手換指練習
左手要快速準確的在二度和三度音之間縮指與移位 并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第十九首 分解和鉉的轉指練習
這是一首練習分解和鉉中轉指動作的練習曲 對彈奏準確性要求很高 指法準確 手指到位 手腕柔軟 轉動靈活是彈好的關鍵 可分為4段練習 8小節為一段
1 第1 2 4段可以用轉指帶和鉉的方法練習
2 第3段是最不易彈好的一段 必須耐心慢練
3 29—32小指的準確擊鍵 和堅實程度 決定了練習曲最后沖刺的成功與否 可應用和鉉來彈奏這一段分解琶音
4 注意25—28小節第8個和第16個十六分音符應該用小指
第二十首 雙手各指尖的練習
這是加強各指的獨立性與手腕靈活性的練習曲 各音是由手腕的動作 與手指的主動相結合后發音的 當然也可以固定手腕 手型 的位置 僅靠手指的力量彈奏 以加強手指的力量
車爾尼的練習曲在技巧上是豐富的 有充分的練習價值 作為快速練習曲 當然要求就是速度問題 但所謂的車爾尼速度 是指鋼琴與手指的極限 多數人是無法達到的 雖然如此 也要有速度的要求 原速的三分之二左右是妥當的 條件一般的學生 還可以再慢一些進行練習
精品視頻課程推薦
掃一掃,關注 鋼琴課堂 微信公眾平臺,獲取更多資訊
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