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集中展示國際印學研究領域現有成果積累,促進海內外印學研究資源整合、共享與交流,進一步推動當代印學研究深入開展,第五屆“孤山證印”西泠印社國際印學峰會將于2017年秋在杭州舉行。
本屆峰會論題范圍包括古璽印研究、篆刻流派研究、篆刻技法與審美研究、印學文獻研究、印人研究、域外印章研究、西泠印社史研究,以及金石、書畫、鑒藏等相關方向。會議論文將編印成集,正式出版。
會議采取向定向約稿與公開征稿相結合的形式,邀集印學界同人進行研討交流,并特邀部分在海內外印學研究及相關領域有較高成就的資深名家作主題報告。
本屆峰會設優秀論文評獎程序,經評審委員會評審,選出優秀論文一、二、三等獎,頒發獲獎證書;獲優秀論文獎的前2-3名社外作者,將結合既往學術成果發表情況,推薦至社長會議,經討論通過者直接吸收入社。為保證評選公平公正,評委及特邀專家論文不參加評獎。
歡迎海內外印學界及相關領域同人踴躍賜稿,共襄盛舉。
西 泠 印 社?
二○一七年三月
投稿方式
賜稿請于2017年7月15日前寄至:
地? 址:杭州市下城區西湖文化廣場32號5樓西泠印社社委會(請注明“峰會投稿”)
郵? 編:310014
收件人:藝術創研處
電? 話:0571-85811976
傳? 真:0571-85812974
E-mail:xlyscyc@126.com
西泠印社國際印學峰會征稿論文要求
一、來稿論文以.doc/.docx格式電子版為宜,篇幅一般不超過1.5萬字,請附200字以內中文提要及3-5個中文關鍵詞。若有課題資助背景,請標明課題項目名稱及代碼。謝絕已發表論文(網絡發表視同公開發表)。
二、來稿論文應符合學術規范。凡參引他人觀點,一般應引用原文,以雙引號標出,并在注釋和參考文獻中詳細標明出處;使用他人整理發表的文獻、圖版和數據資料者,亦請在注釋和參考文獻中相應列明。
三、注釋一律采用篇末尾注。文中引用之文獻,首次列注時需注明全部出版信息,再次列注時方可簡化。注釋參考體例如下:
1、鄧散木:《篆刻學》,人民美術出版社1979年版,第47頁。
2、沈曾植:《行書離岸有芝五言聯》,《西泠藝叢》2016年第4期,第45頁。
3、(唐)玄奘等著、季羨林等校注《大唐西域記校注》,卷八,中華書局1980年版,第670頁。
4、《古今圖書集成》書影,清雍正四年內府銅活字印本,參見張秀民、韓琦:《中國活字印刷史》,中國書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86頁。
5、Dominique Collon:Near Eastern Seals(Interpreting the Past),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British Museum,1990,p.27.
四、投稿論文圖版切勿圖文混排。請按圖版在文中的出現順序分別編號(圖1、圖2……)、以jpg文件格式保存,并將圖版編號標于文中相應位置;文末另請列明圖版序號和圖釋說明。為確保圖像資料的準確性,所提供圖版(尤其印蛻、封泥等)均請詳細標注尺寸信息和資料來源。如文中插入圖版、符號或外文較多,請同時提交該論文的pdf版,以便排版時參考。
五、投稿時請隨附作者供職單位、職銜、通訊地址、郵編、手機號碼及電子郵箱等聯系方式,并請提供作者簡介和既往學術成果發表情況。
________________
特別鳴謝
西泠印社
________________
特約編輯:鄭施詩
出品:林梢青
ART一點
現已開通評論功能
留言分享你的感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