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最近又遇到一個老問題,感覺很有必要和大家分享一下。若干年前一家客車制造商在一次培訓中表示,公司目前的預測準確性達到了97%,來他們公司的咨詢顧問也被嚇著了,認為他們已經在預測管理領域登峰造極了。專業人士其實一下子就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事情,特別是發生在一家以定制化為主的客車制造企業。昨天一家飲品制造商也告訴我一樣的好消息,他們的一個事業部的預測準確性也達到了95%左右。
收入預估
這個高預測準確性背后的故事很簡單,這是對下月總收入的預測,還不是數量預測,都是收入預測。這種預測主要的目的是為外部股東提供一個交代,告訴股東們我們對下月銷售收入的預估,如果這個偏差很大,股東們會認為這個公司管理混亂,實在不靠譜,甚至股價都會受到影響,這是僅僅提供給最高管理層的“預測”。一般的公司都可以達到95%以上,如果這個預測準確性低于90%,真是比較混亂了。但是,這個高準確性的總收入預估對我們日常運營有作用嗎?可以說毫無指導意義,供應鏈都會一笑了之。
運營預測
后端運營需要什么樣的預測呢?當然要到SKU啊,下月還不行,可能需要提前2-3月才有意義,如果制造提前期長的話。有些公司還要用預測指導補貨,那到SKU/工廠還不行,還要到SKU/DC。這個M-2,SKU/工廠的預測能和那個M-1總收入預測的編制難度同日而語嗎?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預測”。
總結
對下月總收入的預測不是真正的預測,精確而言是目標達成率(Target fulfillment),在一個企業中,有意義的預測是必須能夠指導日常運營。之所以在此強調,是希望大家能避免誤導管理層,認為銷售做了95%的高準確性預測,而后端運營為何還是這么手忙腳亂。因為你做的根本不是預測,是目標!
轉載煩請聯系 info@demand-chain.org.cn?
版權所有 趙玲 (Ivy Zhao)
- 歡迎關注、評論、轉發 -
更多關注
微博:供應鏈最好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