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路上,努力固不可少,但方向至關重要----佚名
今天的短文是關于企業如何應用仿真技術的路線圖,這是2016年帖子的重新整理,加上幾點隨感,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我于2016年撰寫了一個帖子,核心內容摘錄如下:
【從最復雜的邏輯部分開始】對于同一個系統,幾乎所有的仿真模擬軟件都提供了多種建模的形式和方法,作為一個專業的仿真建模人士,你必須自己決定采用的方法。建立系統仿真模型最佳的起點就是從業務模型最復雜的部分開始,原始模型要包含這部分復雜邏輯。如果你把最復雜的的部分拖延到后期,那么建模會變得更加復雜或者代碼編寫變的更加復雜。將最復雜部分作為問題的中心,圍繞它建立起Prototype模型,那么模型的結構會因此變得清晰,模型其余部分自然而然會和最困難的部分保持一致。
?
企業應用仿真建模這類高級分析技術的路徑也可以遵循同樣原則,下圖是對于企業應用路線圖的概括性描述(轉載請注明出處:Simio復雜系統建模技術微信公眾號)。應用路徑其實并不唯一,如果您的企業的路線圖是另有其他,歡迎反饋給我們,并請描述一下具體的行業,企業所處的環境,和內部的流程成熟度和IT成熟度等信息(發送郵件至 xunhetech@163.com) 。
圖1:企業應用系統仿真分析技術的路線圖
路徑一:是中型和大型企業最合適的一種方式,即從系統創建初期引入咨詢公司,對最難、最核心問題進行構建、設計和迭代改進,并持續使用精益理念、系統仿真技術和OR等改善技術,逐步將最終企業的問題轉化成為“大量的簡單問題”,這個即是數字量化、最優化、標準化的演進路徑。
路徑二:是很多中小企業采用的方式,根據其發展階段需要有其合理依據。
路徑三:則是對于信息化,數字化基礎以及相關人才基礎比較薄弱的中小企業來說比較適合,這中間的應用期和成長期會稍許漫長一些。如果結合一些外部咨詢的力量,這塊的成長會快一些。
?
另外一個話題,對于系統仿真建模來說,一個模型是不是應該越復雜越好呢,答案有時候是否定的。一個真實的案例:
某公司要求仿真咨詢公司對于一個復雜的仿真項目進行投標(招標文件很厚?。?最終A公司獲得了這個仿真咨詢案,組建團隊通過1個多月的連夜奮戰,終于構建了客戶業務的一個非常復雜的模型。在給客戶做最終陳述演示的時候,咨詢師問客戶:”您能告訴我你打算如何使用這個模型呢?“ 客戶提到了緩沖區大小,供應鏈和客戶需求的巨大波動等等,咨詢師就在軟件中按照客戶說的現場構建了一個概念模型,客戶看了之后又增加了些細節。咨詢師認為這個即興的模型只是一個比較基礎的動畫演示,目的是為了使客戶從更高層次來理解他們團隊構建的那個復雜模型系統??蛻粲纸舆B要咨詢師添加了一些數據,大約一個多小時后,這個小模型變成了稍具實用價值的仿真模型,和原先招標要求比較相對簡單的多??蛻粢庾R到無論如何調整,緩沖區必須大于5,而他們沒有那么大地方??蛻敉蝗换腥淮笪蚱饋?,“哦,你的這個模型已經能說明問題了,好像我們都不需要用之前建立的那個復雜模型。
”為什么客戶會陷入這樣的尷尬境地?因為很多人都認為建立仿真模型是一個IT項目(要按照IT項目的實施計劃進行)。這個是最大的認知錯誤。對于某些客戶案例而言,它可能確實是一個IT項目,但大多數仿真項目并不是。仿真建模是一系列快速變化的管理問題隨之而來的一系列輔助決策過程。這些管理問題會隨著新的看法、新的信息、和仿真的結果而變化,如果你把仿真建模和頻繁變化的管理決策問題割裂開來看的話,那么把它看作是一個IT項目也是不難理解的。然后,你必須嚴格定義這個模型的功能集,并在建立這些功能之前無法測試他們。這和真實的決策過程是不吻合的。因為把它看作是一個IT項目問題,客戶會很自然地問:通過這個仿真模型我們要回答哪些問題????蛻舻难酝庵馐恰霸蕉嘣胶?!”
仿真模型變得越來越龐大和不必要的復雜,它導致了緩慢的決策,導致了無法回答客戶今天就想問的問題。由于這種問題的延續,仿真項目周期變得越來越長,項目費用增加,這個項目必須被遞交到高級管理層去決定是否要投入,而管理層很自然而然的想法是:“如果我們要出這么多費用,你是不是可以問問其他部門,(噴涂車間,發運部門,xxx部門),他們是否也有需要解答的問題可以放在這個模型里一并解答了?”。 仿真模型的深度和廣度都被“過度”擴展了。這個曠日持久的項目就這樣大大降低了決策的及時性,降低了它應有的效用。
回到應用路線圖來,對于那些企業有大量的仿真應用經驗(他們可能對于每個環節都構建過小的模型,或者構建過整個大系統的高層次的簡單模型),他們對于如何模擬企業各個流程環節有很多知識,他們確實可以像實施IT項目的套路那樣構建詳細的大型模型,并可以把這個復雜的仿真系統做到“重用”,即在每天的基礎上微調模型進行反復決策,這是最有價值的一種方式。
這種方式也存在潛在缺陷,如果不是“問題”和“目的”導向的話,這個模型很難回答后期各個部門拋出的各類問題,因為有時候問題太細,模型可能構建的時候并無足夠細節,或者模型有的地方過于繁瑣和細致,反而使得模型使用者無法從大的戰略層面獲取應有的信息。所以,對于仿真應用而言,最好的方式就是有目的的去構建模型,而不是大而全,還有就是通過“使用的規模性”來提升系統仿真在企業里的價值。系統仿真建模技術對于提升企業管理能力,變革企業的流程非常有幫助。
圖2:系統仿真建模技術在企業的價值
周崢先生(1976-),無錫人。長期耕耘“復雜系統”建模與分析技術,持續發表關于系統建模與仿真應用的論文、文章和隨感。于2012年創立國內為數不多的仿真科技咨詢公司“無錫迅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復雜系統建模和基于仿真的計劃調度技術的早期推廣和工業項目咨詢,并長期推廣Simio學院公益教學項目。
無錫迅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美國Simio LLC有限公司在中國的戰略合作伙伴、獨家授權銷售商。SimioLLC是一家總部設在美國匹茲堡的私營企業,致力于為復雜系統的設計、仿真建模和調度提供行業領先解決方案。
在Simio前,周先生在阿斯利康擔任材料和規劃經理,負責IT流程創新工作和阿斯利康亞太區計劃流程冠軍。在此之前,他于2004年12月至2008年8月間在德國威能集團擔任本地供應鏈經理,并于2002年6月至2004年12月擔任索尼無錫計劃主管,于1999年9月至2002年6月在松下任采購專員。周先生在上海交通大學獲得“碩士學位”,他在精益制造、物流系統/供應鏈設計、復雜系統建模、仿真程序設計和高級計劃調度技術方面20年+經驗,主要專長Simio復雜系統建模/Simio RPS高級計劃調度實施,Simul8系統建模, C#語言開發),負責多個集團公司仿真建模項目(典型的包括博世,上海通用,福特南京,百勝集團,泰科電子,羅杰斯科技,和軍事機構工程項目)。電子郵件:?zhoujeffwx@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