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新朋友點擊上方的“第二生命形態學”添加關注。
有很多媽媽抱怨,自從生了孩子后,自己就仿佛提前進入了更年期,經常忍不住會發脾氣,甚至歇斯底里。心中總是會浮出這樣的念頭和抱怨:孩子怎么這么不聽話?為何指東偏往西?為什么就不能勤快一點?
面對不聽話的孩子,控制不住情緒怎么辦?為什么我們的媽媽們會出現這種情況呢?這種情況的本質是什么呢?
從第二生命形態學的角度出發,造成這類表現的本質原因之一可能是暫時性信息范疇不對等導致的激發情緒。
情緒分為基本情緒和激發情緒。激發情緒是及時情緒,是及時性目的和想法的實現與否或實現量的高低來決定的。我們在與對方溝通時,如果對方儲存的某一方面的信息量太少,沒聽明白,我們又非讓對方明白,因此一方或雙方產生情緒。如果我們形成了自己的想法,在達成這個想法的過程中,出現與原來想法不對等的現象時,所引發的想法非自愿性自我修改和放棄的外在表現現象,稱之為情緒。因為我們面對孩子時,所想的與外在表現不一樣,所以我們會一直有情緒,所以我們會難受、我們會抱怨。
如果是這樣,我們跟孩子的距離可能會越來越遠;如果我們能夠認識到激發情緒的原因,我們可能就會逐步想辦法來讓我們的親子情感逐步升溫。
感謝您寶貴的時間,讓我們共同收獲!
以上內容為“第二生命形態學”原創,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