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皮脂腺癌是人體體表的主要惡性腫瘤之一。眼瞼及其鄰近組織是皮脂腺癌的最好發部位。眼 瞼皮脂腺癌起源于眼瞼皮脂腺(包括瞼板腺、Zeis腺和毛囊周圍的微小腺體),其中絕大多數起源于瞼板腺。
導語
皮脂腺癌是人體體表的主要惡性腫瘤之一。眼瞼及其鄰近組織是皮脂腺癌的最好發部位。眼 瞼皮脂腺癌起源于眼瞼皮脂腺(包括瞼板腺、Zeis腺和毛囊周圍的微小腺體),其中絕大多數起源于瞼板腺。
瞼板腺癌惡性度較高,易侵襲鄰近組織結構,甚至轉移危及患者生命。瞼板腺癌容易被誤診,貽誤治療時機。手術是治療瞼板腺癌的主要方法,選擇合適的手術方法,有助于提高治愈率,降低復發和轉移風險,改善患者預后和生活質量。?
鑒于此,為了指導臨床工作,提高診療效果,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眼整形眼眶病學組經過認真討論,現提出以下瞼板腺癌臨床診療共識意見,以供大家參考使用。?
一、臨床表現特征?
瞼板腺癌多見于60歲以上人群,女性多于男性,最好發于上瞼,其次為下瞼。瞼板腺癌的主要表現為上瞼或瞼緣部位淡黃色、境界清楚的眼瞼孤立性腫塊,質地較硬。有時也表現為彌散性病變,邊界不清。瞼板腺癌可為有蒂腫塊或形成潰瘍,但發生比例較低。瞼板腺癌易被誤診為瞼板腺囊腫、基底細胞癌或鱗狀細胞癌。瞼板腺癌經常存在pagetoid樣浸潤,病變位于皮膚或結膜上皮內,易誤診為瞼緣炎和結膜炎。伴有pagetoid樣浸潤的瞼板腺癌可呈跳躍性生長,即存在1個以上不連續的病灶。原發病灶不難診斷,但結膜炎樣的浸潤灶容易被忽略。病程進展到一定程度,瞼板腺癌可向眼瞼周圍組織或眼眶侵襲,甚至形成轉移,包括局部淋巴結和遠處器官轉移。?
二、臨床分期分級?
采用美國癌癥聯合協會(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f Cancer,AJCC)頒布的第7版T(tumor 或topography,原發腫瘤范圍)N(1ymph node,區域淋巴結轉移及其范圍)M(metastasis,遠處轉移)分期方案對瞼板腺癌進行分期,可為臨床選擇治療方案提供依據。
(一)腫瘤(T)原發病灶?
Tx期:原發腫瘤無法評估;?
T0期:沒有證據說明存在原發腫瘤;?
T1期:腫瘤的最大直徑≤5 mm,無瞼緣浸潤;?
T2a期:腫瘤的最大直徑>5 mm,但10 mm,但20 mm,或侵犯臨近的眼周或眶周組織;?
T3b期:只有摘除眼球或眶內容物才能完全切除腫瘤;?
T4期:腫瘤侵犯眶周或顱面部組織,無法完全切除。?
(二)局部淋巴結(N)轉移
Nx期:區域淋巴結情況無法評估;?
cN0期(臨床分期):基于臨床和影像學檢查,未發現淋巴結轉移;?
pN0期(病理學分期):基于淋巴結活體檢查,未發現淋巴結轉移;?
Nl期:局部淋巴結轉移。?
(三)遠處轉移(M)?
M0期:無遠處轉移;?
M1期:有遠處轉移。?
三、診斷?
(一)臨床診斷?
1.原發病灶診斷:基于以下臨床特點。?
(1)中老年人;?
(2)眼瞼局限性腫塊,位于瞼緣、瞼結膜面,淡黃色或黃白色,部分患者局限于皮下,質地較硬;?
(3)病灶或不連續,或周圍局限性結膜充血,類似結膜炎;?
(4)反復發作的“瞼板腺囊腫”;?
(5)病灶表面乳頭狀隆起或潰瘍形成;?
(6)多無色素沉著。
2.局部侵襲診斷:?
(1)表淺侵襲:病灶向鄰近球結膜和穹窿結膜、眶淺部、鼻部、顳部或頜面部等鄰近組織結構生長。?
(2)深部侵襲:病灶向眶深部、篩竇、上頜竇等組織結構生長,須通過CT、MRI等影像學檢查確定范圍。?
3.局部淋巴結轉移診斷:?
(1)檢查范圍包括頸部、頜下、耳前、腮腺等局部淋巴結;?
(2)視診見局部淋巴結腫大或觸及淋巴結腫大;?
(3)若視診、觸診檢查未發現異常,行B超或增強CT檢查進行判斷。?
4.遠處轉移診斷:?
F2b期以前各期:行胸部X線和腹部B超檢查;?
T2b期及其以后各期:行胸部CT、腹部B超檢查,排除遠處轉移。?
(二)病理學診斷?
1.原發病灶診斷:主要依賴術中和術后病理學檢查。原則上不進行術前活體檢查,除非僅有疑似pagetoid樣病變。?
2.局部淋巴結轉移診斷:臨床檢查懷疑局部淋巴結轉移,可在條件具備的情況下,對局部淋巴結進行穿刺活體檢查。?
四、治療?
(一)T2b-N0-M0期以前各期?
1.病理學檢查控制下切除腫瘤:肉眼判斷腫瘤邊界,并用亞美藍標記,標記線距離腫瘤邊緣2~3 mm,沿標記線切除腫瘤,并沿腫瘤周緣切除組織1 mm送病理學檢查。根據病理學檢查結果,若切緣為陽性則繼續擴大切除范圍,直至所有的切緣均為陰性。?
2.眼瞼缺損修復:根據眼瞼缺損范圍、部位、形狀,患者的年齡和眼瞼松弛程度等,綜合考慮設計修復方案。?
(1)眼瞼1/4寬度以下的缺損:一般直接對位縫合;?
(2)眼瞼1/4—1/2寬度以下缺損:行外眥切開 緩解張力,一般行直接對位縫合;?
(3)眼瞼1/2及以上寬度缺損:考慮行皮瓣滑行、轉移或游離組織移植修復;?
(4)前層修復:采用鄰近皮瓣滑行或轉位;?
(5)后層修復:采用自體硬腭、異體鞏膜、同側對位或對側瞼板結膜游離移植;
(6)累及穹窿結膜的缺損:行口唇黏膜游離移 植修復。?
(二)T3-N0-M0期?
擴大切除原發病灶,并摘除眼球或眶內容物。?
(三)T4-N0-M0期?
多學科聯合手術,最大限度切除腫瘤,術后對殘留病變行放射治療。?
(四)TO~T4-Nl-M0期?
原發病灶手術按照(一)至(三)方法進行,同時行頸部淋巴結清掃手術。術后對T4期殘留病變行放射治療。頸部淋巴結清掃術中若發現轉移淋巴結與頸靜脈等局部組織有粘連,則同時對該淋巴結清掃區域行放射治療。?
(五)任何伴有M1期的病變?
1.無局部淋巴結轉移?
(1)原發病灶可以完整切除:術后行化學治療。?
(2)原發病灶無法完整切除:術后先行化學治療,然后局部放射治療。?
2.有局部淋巴結轉移?
(1)原發病灶可以完整切除:原發病灶手術切除聯合頸部淋巴結清掃,術后給予化學治療。?
(2)原發病灶無法完整切除:原發病灶部分手術切除聯合頸部淋巴結清掃,術后先行化學治療,再行局部放射治療。?
五、治療后隨訪
手術后1、3、6、12、18個月以及2、3、4、5年進行隨訪。隨訪內容包括腫瘤復發、轉移等主要指標以及患者眼部情況和外觀等指標。
來源:中華眼科雜志 2017年6月第53卷第6期
| 版 | 權 | 聲 |?明?|?
轉載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文章內容真實性、準確性和完整性未經核實,僅供讀者參考。